成都,一座被广大人民群众认为是好吃+好玩的网红城市。在大众印象中这里有滚烫的火锅、卖萌的“滚滚”以及热辣的妹子。但其实除此之外,成都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业的重镇。
从“一五”期间开始,国家就在成都布局了红光电子管厂(今东郊记忆所在地,成都版798)、原国营国光电子管厂、国营锦江电机厂等一大批电子产业。1956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今天的电子科技大学)。
在后续的“三线建设”中,一系列为军工、国防服务的工厂、研究所先后在成都及周边建立。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成都电子产业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如今依然存在的这些国防军工电子产业依然是成都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砝码。
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起起落落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都地处西南内地落后封闭的缺点开始暴露。
进入90年代以后,成都的这类国防电子单位尤其是元器件工厂大多由于技术落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陷入困境。成都在电子产业尤其是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上陷入了一个低潮期。随着2000年国家“18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开始在全国布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成都由于在电子行业的积累和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输送优势成功获批,因此成为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的“重镇”之一。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曾经赫赫有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成都立足并发展。这其中有已经辉煌不再的南山之桥、富士通半导体设计(成都)等公司,也有还在默默坚持的凹凸电子、和心微电子等公司。
随着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与中芯国际合作对“成芯”项目进行建设和营运管理以及Intel将全球最大的封装工厂落户成都,成都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上都有了产业布局。可以说在这一轮集成电路发展的黄金时期成都其实已经具备了集成电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当时业界有一个相当美好的比喻:“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上海是大鸟的头部,北京、深圳是大鹏的两翼,而成都则是大鹏的尾巴”。当时的成都,隐隐有了“IC产业第四城”的格局。
但以2010年10月15日德州仪器正式宣布收购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为标志,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一次进入了低潮期。大批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纷纷转型、破产、清算。而与此同时在成都的天府南区软件园的写字楼中,大批的手游公司和APP开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的春风下蓬勃发展。这既有当时国内集成电路发展整体遇冷的因素,也有成都自身产业环境、人才环境的局限。两相对照,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后续成都继续发展集成电路的决心。
随着集成电路“大基金”的成立以及中美贸易战等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再次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但成都在这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要更加犹豫。不但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政策力度和投入有所不足,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不如合肥等城市。尤其是随着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较为丰富经验的唐良智书记调任重庆以及“成都格芯事件”发生以后,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仿佛又陷入了发展停滞状态。
但当我们拨开表面的这些浮云,深入观察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内核之后,我们会惊喜的发现成都其实真正的成为了中国集成电路的“重镇”。而促使成都成为“重镇”的动力,来源于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与器件这样一个经常被从业者自嘲为“集成电路设计鄙视链底端”的产业。